Search


一個有溫度的專題,值得跟每個有溫度的朋友分享。

花了兩個月製作的專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一個有溫度的專題,值得跟每個有溫度的朋友分享。

花了兩個月製作的專題終於上架了。
我問「為什麼有種想哭的感覺?」
總編輯說:「這是你用生命完成的(挑眉)」,我們一邊吃著巧克力一邊看著螢幕,笑了。

回想自己過去20多年的成長過程,常被鼓勵著,我不但可以成為一位好媽咪、妻子,也可以在任何領域成為一位專業人士,用自己的力量影響社會。我常聽到這句話:「女孩們,男性可以做的,妳們也可以做到!」但我們是不是還忽略了什麼?

曾有一任家教是女生,個性幽默的她總是綁著俐落的馬尾造型,據說在台大年年得到書卷獎。當年家中長輩總是誇讚她的聰慧,並以她為典範,建議我高中選類組時可以考慮第二或第三類組(當然天生沒數理腦袋的我仍然沒走上這條路)。但同時,熱愛文學的親戚堂哥卻被下令走上工程師的路,他們認為,這才是個男子漢該做的工作。

當時我心中有好多問號,為什麼他們努力鼓勵女生時,我卻很少聽到用相同的方式鼓勵男生?天生反骨的我當時開口挑戰了長輩,為什麼堂哥唸文學系就不是男子漢?難道作家和詩人一定要是女人嗎?那時長輩摸摸我的頭回答我:「這是普世價值啊,牧宜。」

過去社會總認為女人「應該」溫柔賢淑,把家庭照顧好便是最佳女性典範,讓女性主義者花了幾十年進行性別不平等的分析,在政治、經濟,或在個人爭取婦女的權利。我們用各種方式證明過去認為「女人『應該』做什麼」的想法是錯的,好鼓勵女人放下過去遭受異樣的眼光,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。但在我們努力走往性別平權的路上,也常忽略男人,也被以我們想排除掉的方式被侷限著。

好吧~簡單說就是,男人也可能會是性別歧視的對象。這聽起來雖然有點可笑,但仔細想想,我們生活周遭卻有太多案例。有些專門受理家暴的專線並不開放給男性案主,使得身陷家庭暴力所苦的男性沒有法律諮詢的管道;抱著空服夢的男性朋友,在應徵長榮航空客艙組員時,三番兩次面臨履歷石沉大海的困境;一位幼兒教育系的男生,一畢業就面臨失業危機,甚至被告知「我們不雇用男性老師,但我們有缺娃娃車司機」。

或許,我們仍嚴格定義著男人「應該」做什麼;對於他「可以」做什麼的想像,還是太過狹隘。

因此,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,在航空業、芭蕾舞界、護理界、幼教圈、褓母圈和長期照護圈約訪了十多位優秀的男性,聽他們分享求職的過程,以及工作中的快樂和辛酸,將精華濃縮成這個系列報導。

我一直相信人的性別不能決定自己應該做什麼,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熱情所在,對於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,也不會因性別而有所限制。身為社會上的一份子,如果以「違背自然」為藉口,死命守著該捨棄的傳統觀念,只會凸顯自己心中的偏見有多濃烈、埋得多深。

當然,職場性別平權有太多面向需要努力,身為一位深深在乎性別平等的女性編輯,我常在思考,我會不會鼓勵女兒做自己的同時,也鼓勵兒子拓展職業生涯選擇,就如同當年我被長輩或姊妹鼓勵拓展女性的角色一樣?若兒子最終選擇一個傳統認為女性主導的工作,我會不會告訴他,不管往哪個領域發展,都不會損及他一絲一毫的男子氣慨?或是和他討論、重新定義什麼是一位「真男人」該有的面貌?

如果我們可以放下上一輩設法為我們定義的「普世價值」,把名叫「偏見」的拳頭打開,我們面對的是更多元並充斥尊重的新世代。雖然男性和女性可能都會多承擔一點,一些過去沒想像過的事情,但我相信我們可以獲得的,會比此時此刻想的更多。

其中一位受訪者在採訪中這樣對我說:「既然男生可以完成的任務,女人也可以做到,那過去認為女性才適合從事的,我們當然也沒有問題。」

對我來說,這就是真男人。

*

真心感謝陪我完成專題的這十幾位男性,以及一群超給力的同事。希望你們每個人的生命故事,和對專業的堅持,都可以為這個社會增添一點點不一樣。

如果大家喜歡的話,可以先存起來慢慢閱讀。因為從今天開始,我們每天都會給大家一個驚喜。陸續的9篇文章,給你們一篇篇細細品味。

►寧可歧視男老師也不要讓孩子有風險?幼教圈不能說的秘密
http://bit.ly/2ibMgPE
►女性化長照體系下的男子氣概:高齡社會來臨,誰來照顧你?
https://goo.gl/ACferd
►我們的無知傷了多少男孩的心?男芭蕾舞者絕對不只是緊身褲而已
https://goo.gl/Xu2apb
►男性率取率低,上飛機又被說娘?空服業由內而外的性別歧視
https://goo.gl/YOQcOQ
►全職爸爸說出「想當褓姆」的心聲,家長網友:有愛為何不可以?
https://goo.gl/sJTkNZ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張忘形:圖文故事/人際關係/溝通表達 培訓師 ⠀ 忘形流簡報非黑即白,只希望一切簡單 ⠀ 而黑與白中間的灰度,就是生命的深度 ⠀ 任何形式合作,請寄信至 [email protected] 聯繫,謝謝 ⠀
View all posts